可测排放卫星这颗厂碳量工
太空时代的颗卫技术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缓解气候变化的领域。
11月11日,测量加拿大公司GHGSat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能够精确定位特定工厂碳排放的工厂卫星,它就是碳排GHGSat C-10。
这颗卫星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颗卫自此人们也将首次能从太空直接探测煤炭厂和钢铁厂等个别设施的测量碳排放情况。
GHGSat C-10还有一个更有人情味的工厂名字:“先锋”(Vanguard),据说是碳排以市场总监米卡(Mieka)儿子的名字命名的。“先锋”也代表着GHGSat最先锋的颗卫卫星二氧化碳监测技术。
作为最新一代的测量轨道传感器,先锋号将在GHGSat公司处理甲烷排放的工厂丰富经验基础上,提供来自各个场站准确、碳排独立和高频率的颗卫二氧化碳数据。
图说:运行中的测量GHGSat C-10(示意图)来源:GHGSat
GHGSat是一家总部位于蒙特利尔的全球排放监测公司。随着2016年示范卫星“克莱尔”的工厂发射,GHGSat开创了从太空监测工业温室气体排放的先河。其获得专利的高分辨率技术能够拍摄到地面25米以下的图像,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人为甲烷排放量的认识。
目前,GHGSat利用九颗卫星组成的“星座”,每年在陆上和海上进行 200 多万次碳排放测量,而先锋号就是这个矩阵的第十颗卫星。该公司同时也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欧洲航天局(ESA)和联合国提供数据。
其实很多国家都在用卫星监测二氧化碳排放,比如去年四月我国就发射了全球第一颗“主动激光雷达”二氧化碳探测卫星,代表了我国超高水平的二氧化碳监测技术。
不过先锋号与之前升空的卫星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专注于把监测精度提高到了“next level”。
有行业观察者表示,通过精确定位排放热点并追踪各行业相对应的气候责任,这项卫星技术将在推动全球到21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国际层面,高分辨率所监测的二氧化碳数据将提高全球碳排放核算和建模的准确性。而对于全球碳密集型行业,包括化石燃料、化工、农业、快消、运输和建筑业,也将从这项卫星技术中获益匪浅。
这颗卫星不简单
二氧化碳是对全球影响最大的温室气体之一,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76%。而大型工业场所,比如发电厂,则是其主要来源之一。
不过,利用现有卫星技术还很难将二氧化碳的排放归因于具体设施或场站。这是因为目前在运行的二氧化碳监测卫星并不关注设施、场站级排放。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其他太空机构都有二氧化碳监测卫星任务,但它们大多不是为了提供工厂、设施级数据而设计的。
传统的单个场站二氧化碳测量方法则依赖于估算和地面测量,与真实的排放量可能会有出入。
而先锋号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和分辨率对工业设施的碳排放进行直接、全面的探测,正能填补这一监测空白。
GHGSat过去利用克莱尔号卫星来确定甲烷的排放源,并且从克莱尔号传回的数据中发现,甲烷的排放量大大超出了之前的估测值。
图说:位于意大利境内的甲烷排放热点 来源:GHGSat
随着 "先锋 "号卫星的发射,GHGSat团队预测,目前对二氧化碳的测算很可能也是同样的结果。
先锋号碳传感器可以精确定位和追踪各个目标,并对排放量进行归类。这项技术也将为钢铁厂、发电厂和石化企业提供独立、准确和标准化的排放监测和数据。
目前很多企业自身也安装了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而通过先锋号获得的数据,企业也能够对已获得的这些数据进行验证。
这也将有助于这些行业更好地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做出全面的决策和制定有针对性的减排战略。
提高数据精度有什么用?
先锋号收集的高分辨率二氧化碳数据将大大提高各个层面排放数据的准确性,而这一点已变得越来越重要。
根据彭博社今年的预测,全球碳市场将在2037年达到1万亿以上的市场规模,而可信赖的排放数据来源正是万亿碳市场建立的坚实基础。
对于行业和企业来说,目前监管机构、投资者和公众对公司碳足迹的审查日益严格,强制报告温室气体排放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也成为了各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这是比较直接、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
但毕马威(KPMG)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全球仅有25%的公司为ESG报告做好了准备。
今年6月,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ISSB)首次发布了与企业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相关的标准。ISSB准则将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报告期间内生效。
这些标准很可能在全球范围内被采用,企业也需要快速调整,满足 ESG 报告要求。
此外,现在社会各界也越来越多地要求公司对其直接甚至间接的排放负责,追踪、核算范围三排放的数据一直都是一个难点。
此次先锋号的卫星技术能够对场站级别的碳排放进行追踪和归因,也为可靠和全面的范围三排放数据核算带来了更多希望与启发。
来源:GHGSat
因此业内人士总结道,独立、可信的数据对于激励各行业有效管理其排放、并为气候政策提供坚实基础具有重要作用。这正是先锋号卫星技术的意义所在。
(责任编辑:热点)
-
乌克兰国家能源公司:扎波罗热核电站其中一条供电线路已恢复运行
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报道,乌克兰国家能源公司当地时间7月3日发布消息称,乌能源工人已经修复了为扎波罗热核电站供电的其中一条输电线路,该线路已恢复运行。该公司强调,安全形势令抢修工作更为复杂。目前乌能源工 ...[详细]
-
近日消息,在瓜达拉哈拉省和马德里省,Matrix Renovables开发了一座发电量为69兆瓦的电站项目,旨在建设疏散基础设施。同时,Edisun Power负责推广洛斯普拉迪洛斯光伏电站361.4 ...[详细]
-
日立公司已启动新一轮企业风险投资CVC),将该计划的总投资额提升至10亿美元。新成立的基金将专注于对数据中心、分布式能源系统、工业人工智能以及未来工作等前沿领域的初创企业进行资金注入。此外,日立亦将目 ...[详细]
-
欧洲投资银行EIB)日前与法国巴黎银行签订了协议,将向欧盟范围内的风能项目投入最多80亿欧元相当于83亿美元)。此计划旨在释放关键资金,促进新风电场的建设,提升供应链效能,优化电网连接,进而促进风能产 ...[详细]
-
乌克兰媒体11月24日报道称,乌克兰首都基辅市市长克利奇科当天表示,基辅市的电力和供水等正在逐步恢复,但仍有超过60%的地区没有电。他表示,能源公司以及水务工人正在尽一切努力恢复城市的基础设施。目前基 ...[详细]
-
风能雇主协会(EGA )对西班牙加利西亚风力发电发展缺乏进展表示遗憾
3月5日消息,风能雇主协会对过去五年来西班牙的加利西亚风能发展缺乏进展表示遗憾。在庆祝能源效率日之际,EGA风电雇主协会)警告称,由于关税战和武装冲突引发的国际紧张局势,能源成本可能再次上升,对化石燃 ...[详细]
-
GWS 与太古集团签署 Horns Rev 1 海上风电场运营与维护合同
Vattenfall公司已正式将运营和维护O&M)合同授予太古能源服务公司及全球风能服务公司GWS),负责世界上首个大型海上风电场Horns Rev 1的日常运营工作,该风电场坐落于丹麦海域。 ...[详细]
-
里海管道联合体CPC)运营商报告称,自2月17日起,位于南部克拉斯诺达尔地区的克鲁泡特金斯卡亚站遭受攻击,导致输往俄罗斯黑海港口新罗西斯克的石油流量显著下降。公司声明,为评估损失,已暂时中止相关作业。 ...[详细]
-
日前,水电十一局津巴布韦萨比星锂矿项目信守承诺、顾全大局,与业主方精诚合作、团结一心,克服工期紧张、任务繁重等诸多挑战,优质高效地完成了萨比星锂矿项目的剥采、土建、安装、电气和尾矿坝等各标段施工的重要 ...[详细]
-
近日,欧盟和巴巴多斯启动了Renewstable Barbados项目,旨在结合太阳能和绿色氢存储,为巴巴多斯提供稳定清洁电力。该项目由欧盟、巴巴多斯和法国公司HDF Energy共同发起,利用欧洲技 ...[详细]